临床上多数患者皮疹表现为冬春季加重而夏秋季节自然减轻。因冬春季节气候寒冷、干燥,表皮血管收缩,皮肤血供差,肌肤失养所致。在个体免疫机能失调的情况下,理想导致该病的诱因是缺乏抵抗力从而致病。
寻常型牛皮癣症状初起的三大特点,一、表面覆有鳞屑,二、刮掉鳞屑后皮损处有一层透明薄膜,三、薄膜下有针尖或绿豆大小的出血点。大部分患者会有痒和脱皮的现象,一般为冬季加重夏季减轻。

一、寻常型牛皮癣的小腿部皮损:皮损易浸润肥厚,伴苔癣样变,颇似慢性湿疹。
寻常型牛皮癣
二、寻常型牛皮癣手心和脚心部皮损:皮损出现明显的角化斑片,中央厚、边缘薄,也可能伴有白色鳞屑或点状凹陷,有时因皮损较厚会形成条状皮肤裂隙。
三、寻常型牛皮癣头部皮损:这种情况常在寻常型牛皮癣早期出现,常生于发际,有时候也会融合成片,布满头皮。这一发病部位的鳞屑较厚、毛发呈簇,有时覆有黄色厚痂,应注意与脂溢性皮炎的区别。
四、寻常型牛皮癣的屈侧皮损:皮损分布以屈侧为主的病患约占总患病人数的2。8%~6%。皮损主要累及腹股沟、腋窝等其他屈曲部位,一般鳞屑较少、表面光滑、边界清楚。
五、寻常型牛皮癣的面部皮损:皮损大多呈点滴状丘疹或指甲大小的红色斑疹。
根据皮损的形态,可分为点滴状、钱币状、地图状、蛎壳状。同是寻常型银病,不同的患者,他们的皮损形态理想有所不同,就是同一个患者,皮损的形态在病程中也常会表现不同。皮损呈点滴状散在身体各处时,称为点滴状牛皮癣,常见于儿童,特别是扁桃体急性炎症后发病者;称为钱币状牛皮癣,如皮损继续扩大,相邻的皮损相互融合,形成大片不规则地图状,称为地图状牛皮癣,少数患者皮损有糜烂渗出,干燥后形成污褐色鳞屑痂,状如牡蛎壳,称为蛎壳状牛皮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