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市的一位患者在上手术台前,留言叮嘱家人如出现意外不要为难医院和医生。但是之前屡见不鲜的医患纠纷是如何出现的,为什么医生和患者之间这样容易出现问题。本期观点,重塑信任方能回归医患本真。
&医者父母心&,如此受尊敬的医生群体,如今却饱受非议甚至被持刀相向,令人深思。这些年,尽管医疗卫生投入不断加大,深化医改收到不少成效,但看病难、看病贵依然令老百姓满腹苦水;一些医者虽然技术了得,但缺乏沟通技巧、不谙患者心理,给人看理想了躯体的疾病却让人心中不舒服。凡此种种,都是被患方怪罪的医方之错。可是,患方难道就全无己过么?综观不少医患冲突事件,有人缺少基本的医学常识,对治疗方法产生过高的期望,一旦事与愿违便将失望转变成怒气、怨气;有人总把看理想病、服理想务视为医生的理所应当,没有半点的尊重和感恩;还有人沦为偏见妄知的信徒,时常对不了解的人、不清楚的事作偏执的误判。
医患双方除了以攻克疾病为共同诉求、以专业医学素养为实现路径外,还需释放大程度的诚意和善意。从医者来讲,一方面理当秉持救死扶伤的情怀,竭尽所能为患者解除病痛、治疗恢复疾病,尽力选取适宜的技术和药物,帮患者减轻就医负担;另一方面,在患方疑惑、焦虑或担心时,不妨多作两句解释,多听几句唠叨,多给予一些劝慰和鼓励……而患者,则应相信绝大多数医者的职业素养,试着理解他们所承受的现实压力,并对疾病的风险、医学的局限作出理性判断,给予必要的宽容和原谅……在疾病的风浪面前,只有医患彼此信任、守望相助,才更有力量共克时艰。
重塑医患信任,还需构建理性的舆论环境和社会心态。消弭医患隔阂还需从根本上解除双方后顾之忧。当医生凭借技术所长生活得体面自在,患者不再为看不起病、看不上病着急上火时,或许医患关系就不会再这般纠葛难解了。当然,迎接那当时,需要改革者在今天拿出更多魄力和勇气。
参考资料:
重塑信任方能回归医患本真健康报【引用时间2016-05-23】